圳纵横集团有限公司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Shenzhen Zongheng   Group Co,Ltd

   
快速导航   Quick navigation
改变世界的不只有大公司,还有更多「科技个体户」

时间:2021-12-20    信息来源:纵横集团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他们才是科技创新的最小单元。

有人梦想造出真正的哆啦 A 梦,成立了一家名叫蓝胖子机器人 Dorabot 的公司,研发机器人。今天,这家公司在物流分拣领域找到了落地场景。

有人因为喜欢烹饪,就利用嵌入式 AI 技术和各类传感器,设计出能够分辨、识别各种气温的智能装置。其他人受到这个思路启发,开始将其应用在识别危险气体的场景。

从人人都想成为「乔布斯」到逐渐冷静和克制,更务实地把技术应用到垂直场景的解决方案,全球的创客正在经历这样的转变。

站在演讲台上,潘昊说起这种转变背后的故事。他是矽递科技&柴火创客空间的创始人。

「深圳的创客其实不太交流」,「我们在深圳太孤单了」,潘昊说,因为这些原因,他 2012 年决定在深圳创办柴火创客空间,这也是深圳首家创客空间。在他的设想中,这是一个可以为全球创客提供技术交流和技术应用转化的大本营。

至今,矽递科技和柴火创客空间累计服务了全球 30 多万个创客,他们有的成为了独角兽,有的开始在各个细分行业和产业寻找更垂直的应用场景。

潘昊说,能够改变世界的不仅仅只有科技大公司,还有更多的「科技个体户」。他们是科技创新最微小的单元,也是这个群体,从一个个碎片化的细分小领域出发,最终把「有趣」的事情变得「有用」。

矽递科技&柴火创客空间创始人潘昊|极客公园

在由 OPPO 独家冠名赞助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,潘昊聊了聊这种转变。以下为演讲实录,由极客公园编辑整理:

创客是怎样一群人?把科技创新这件事拆解到最小单元去看。你会发现,这里面有很多科技的个体户。

他们沉迷于创造,在一个个小的领域,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心,并且能够应用这些技术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。他们本身对创造这件事情有热爱,并且能坚持下来。

这些人就是我们眼中的创客,是硬科技的创造者。创客,看上去很前沿,就像钢铁侠一样。但成为创客的过程,却是曲折的。有时在外人看来,甚至是「不靠谱」的。

01看似「不靠谱」的想法,创客如何实现?

张浩是我认识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创客。我第一次认识他是在 2012 年。那时,他在北京的果壳工作,准备辞职。我问他想做什么。他说「希望把哆啦 A 梦造出来。」

2012 年是哆啦 A 梦诞生前 100 周年,张浩希望从那时候就开始动手实现这个大家的梦想。他觉得在加州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,就去了旧金山。

他在那边加入了一个非常知名的创客空间 Noisebridge,但他手上没有什么资源,妥妥地「白手起家」。于是,他开始应用空间里的闲置物品、朋友的捐赠,收集了废弃的轮椅、医疗器械、机械臂等物资。

这些东西看上去是「废旧物品」,但在张浩的改造组装下,焕然一新,实现循环再生。他做出了一个轮椅机器人雏形,实现了一些简单的功能。

实现了小目标,张浩却发现,这个产品在旧金山没有落地场景。思来想去,他决定回国,去深圳继续追梦。也是这个机缘,张浩加入了柴火创客空间。

但他在旧金山造出的那个轮椅机器人,也就是后来他回到深圳之后创立的公司蓝胖子机器人 Dorabot 的首个原型。

张浩研发的各种机器人原型|柴火空间

张浩入驻柴火期间,我有陪张浩去见过一些投资人。从投资人的角度看,这个项目还是太早期,他们通常以「你想做的事情太大,我们暂时还没办法支持你」这样的理由来拒绝。

张浩却没气馁。他发现亚马逊举办了一个关于物流机器人的挑战赛。利用视觉分析、机械臂等技术,他对物流分拣问题做拆解,搞了几个月最终进入了进决赛。

处境一下就变了。开始有人认可张浩做的事情,有志同道合的人加入他的团队,有投资人主动上门。张浩并有去讲要做一个万能的机器人,而是先立足物流,解决一个有具体场景的行业问题。而现在的蓝胖子机器人,团队增长到了几百人,在多个国家有自己的办公室,为全球许多客户提供垂直的物流机器人解决方案。

全球范围内,像张浩这样的创客还有很多,他们不断探索新技术,一开始从做有趣的东西出发,但他们在满足自身成就感同时,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可能性。

就像最初,没人知道无人机是会是什么样的。只是一群航模爱好者,发现了一个基于 Arduino 的技术开源平台,可以根据传感器调节四个螺旋桨的背行姿势,形成一个更平稳,甚至可以自主悬停的飞行平台。

之后,航模爱好者开始 DIY 飞行器,一些技术公司也把这个技术做得更简单,更容易组装,于是有了大疆这样的公司。还有公司尝试把这个技术用到农业领域,去播种、施肥,于是有了极飞这种农业技术公司。

02从「有趣」到「有用」,创客们的进阶之路

技术的生发,以及创造带来的影响力会有一条成熟度曲线。

创新的萌芽期,媒体报道技术趋势、资本大量进入等因素,会让技术迅速进入膨胀期,之后是技术泡沫破裂的低谷期,稳定爬升的复苏期,最终才是技术生产的成熟期。

技术发展曲线图|柴火空间

就像 3D 打印技术,1970 年,第一台 3D 打印机问世。最开始用在军事方面,也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实现民用。但有个名叫 Adrian Bowyer 的教授就想,这项技术能不能更普及些。2005 年,Adrian 创立了 RepRap 项目。

这个项目的初衷是设计出一种 3D 打印机,可以不停地复制它自身的零部件,然后组装成一台全新同款的打印机。除了零件外,RepRap 还能打印门把手、挂衣钩等。

RepRap 是一个完全开源的项目,谁都可以去它的网站下载设计资料,包括电路与机械部分,还有软件的源代码。这催生了平台 3D 打印机的出现,也让这项技术更加平民化。

今天,一家名叫创想三维的公司,一年就可以生产出一百万台 3D 打印机。疫情期间,这款产品的销量倍增。这背后的技术很早就问世了,只是因为技术门槛的降低,一下子就普及了,但我们就会觉得好像 3D 打印是突然火起来的。

10 多年前,RepRap 3D 打印机的最初目的,是为了实现机器的自我复制,却催生了廉价 3D 打印机的新天地|柴火空间

还有时下很热的元宇宙,涉及的 VR 技术概念早在 1960 年就出现了。大家小时候也都玩过的纸壳加上透镜做成的 VR DIY 套件。很多虚拟现实的交互装置很早就出现了。但今天,它又再次成为了非常火的事情。

可能几年之后,我们已经不再谈这个概念了,却还是有人会钻研背后的技术,沿着那些成熟曲线走下去,把它变成我们真正习以为常的,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和产品。

作为一名真正的创客,仅仅去做一些看上去「有趣」的事情显然不够,还应该探索一些「有用」的东西。

现在很多嵌入式的 AI 芯片已经开始流行。几块钱一个的芯片将就能支持非常强大的机器学习,随之而来的是基于嵌入式 AI 的应用大量涌现。不少创客已经开始探索了。

Benjamin 是一位法国工程师,在微软工作。他也喜欢烹饪,经常烤面包,做咖啡。为了精进这个爱好,他就想,能不能利用机器学习来识别面团发酵气味,分辨咖啡和啤酒的味道,甚至判断其品质的优劣。

尽管 Benjamin 不是 AI 专家,也不是做传感器的专家,但使用支持嵌入式的开源微控制器,他也可以制作出一个智能设备,用数据来训练它。

这个项目给了很多创客启发。有人开始制作类似的产品识别红酒、威士忌,还有人尝试识别一些挥发性的危险物品,甚至还有人尝试加上声音传感器,来识别玻璃破碎等危险场景。

这些人都不是 AI 领域,或者传感器领域的大牛,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,他们却也能在非常垂直的场景,非常细小的问题上,应用科技找到有用的解决方案。

03独角兽终将老去,但创客永远年轻

2016 年前后,我在深圳见过不少投资人、创业者,他们从全球各地来到深圳,想要做出能改变世界的硬件和产品。只是依靠资本加持,速成一个独角兽,这种想法往往失败率极高。

回到科技创新的本质,就是需要找到更有用的事情,它不一定要大到去改变世界,甚至最开始就是科技的个体户们在一个个小的领域去探索,去改变。

除了嵌入式 AI,现在脑机接口、生物医药等领域,很多项目都被开源出去。这背后正逐渐形成一个趋势,在消费场景之外,创客们会利用这些技术,在细分领域找到合适的场景,让这些新技术先落地。

他们就把很多还没被传统商业满足的需求先整合起来。探索「有用」场景,也支持着这群创客走得更远。这个过程中,这种自下而上的协同创新,也在创客社区里逐渐形成。

新冠疫情暴发,海外很多地方可能至今都没有充足的医疗防护设施,没有足够的医疗设备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创客们自发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大型硬科技自救现场。

比如有人利用 3D 打印机,加上一个塑料薄膜,自制防护面罩。在美国,有人从身边的机器设备入手,自制呼吸机。在尼泊尔,有人会用自制的简易设备给新冠患者供氧。有人用机器学习去识别肺部声音,对新冠患者实施早期快速地筛查。

了解到创客在全球做的项目和影响力,联合国就提议能不能把这些项目整合起来,让这些知识能快速被分享出去,帮助到更多人。众人拾柴火焰高。在推动创新应用和普及的过程中,众多创客参与其中,甚至共享极大。

这些创客项目,能否成为独角兽,什么时候成为独角兽,我们都不知道。但每个独角兽最开始可能就是科技个体户,在合适的时间,抓住了某个机遇,就会开启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。

独角兽终将老去,但科技个体户们却会永远年轻。他们才是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和驱动源泉

办公环境   Office environment
合作伙伴   Partner